阳新县关工委积极引导广大“五老”在百年党史中汲取强大奋斗动能,切实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将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为青少年办实事、开新局的强大动力,倾情指导农村创业青年,共促乡村振兴,为建党百年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近日,为更好地服务于青少年、服务于农业经济发展、服务于乡村振兴,县关工委会同农业农村局和科协与选聘的专家们一起研究深化了“五老”科技教育指导组的工作职责与任务,以及三个部门所承担支持帮助的相关义务,制定了2021年度科技指导计划和实施方案,推荐选聘了一批新的农业科技专家接力关心下一代科技教育指导组职责与业务工作。他们中有农业、畜牧、特产、水产、农机行业的专家人才,也有食用菌种植的行家里手。
入春以来,县关工委组织科技指导组的专家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史学习教育有关内容,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增强工作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专家们怀揣对青少年科技教育指导的深情,深入乡村、深入产业项目基地、深入青年农民中间,调查研究,摸准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培训、科技指导、科技应用,助推生态农业产业发展。
科技指导组成员、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肖本木,以“服务社区开新局,推动水稻高质量”为主题,为城东新区南湖社区40多名“太湖糯”青年农民种植户进行培训授课。他围绕“太湖糯”直播高产栽培种植等技术要点,从培苗播种、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作详细讲解,并按照内容分步骤作示范指导,让农户更快更有效地掌握种植的技术要点。
食用菌种植老专家陈彦道,连续一个多月深入白沙、枫林、木港、富池、浮屠、洋港六个乡镇10多处食用菌生态种养植产业基地专业合作社,与种养植户促膝谈心、了解情况,仔细察看生产状况,帮助分析查找食用菌种植中应用新技术的短板和薄弱环节,现场培训合作社人员共50余人。在白沙镇泉井山生态农业合作社,陈彦道为合作社负责人打气鼓劲,表示会在技术应用上全力帮扶指导。这个专业合作社已有5年的生产食用菌平菇、袖珍菇、姬菇的历史,但20亩大棚面积利用率只有40%,生产以手工拌料、装袋为主,机械设备不齐全、功效不高、效益不显著。今年在陈彦道的指导和帮助下,合作社投资28万元买回装袋机、切料机、配料机、包装机等生机机械设备,提高了生产效能。计划今年生产50万包食用菌产品供应市场,使产值在去年80万元基础上上升到350万元左右。合作社已吸纳本村65户青年和妇女在基地就业,每人每天可收入劳动报酬100-150元。
畜牧专家李春华通过电话远程指导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给农村牲猪、鸡鸭、阳新豚养殖户科技养殖和防病治病提供精准指导。龙港镇金平村年轻村支书刘会云组织30余户青年农民办起了千头以上母猪养殖场。今年有一天突然发现有猪死亡现象,李春华指导他实行大小猪分栏喂养,死猪现象很快消除。
4月6日,李春华到木港镇太平村巡回指导养猪技术时发现村民朱丰宝养殖场内有猪的咳嗽声。他随即开出药方,使200多头猪正常生长。
“五老”科技教育指导组专家的深情投入,带来生态农业良好的生产形势,青年农民个个赞不绝口,纷纷反映称赞这是关工委“五老”学党史、办实事的可喜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