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日报传媒集团 彭志雄
不久前,我曾参加了一个家长会。会议主题是“如何当好家长,教育孩子成才?”主讲人是一位私立学校校长。为什么不请本校校长讲,而请这么一位校长讲这样的话题呢?主持人介绍说:因为该校长的孩子“成才了”。怎么叫“成才了”呢?因为“他出国了”,并且“成了美国XX公司总裁的私人助理”,主讲人也是非常自豪地大讲他这位“成才了”的儿子在美国如何风光,用幻灯片播放了许多精美的照片,比如他儿子跟在美国总裁身后很自得的样子。听完整个讲座,就是说: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出国,再在国外找个收入高的“好工作”,这就是“孩子成才、家长成功”。后来还听说,这位校长还在其他学校家长会、“家长学校”作过类似演讲,“受到家长们的普遍欢迎”。
我当时一边听,一边想:那校长的孩子的确优秀,也很成功。但他们的成才、成功,与我又有什么关系呢?与我们国家何干?与我们民族何干?我们辛辛苦苦地培养“祖国的花朵”,难道就是为了在外国的土地上绽放美丽、流溢芬芳、结出硕果吗?但主持家长会的老师就是“好心好意地诚心诚意地”要家长们向这位主讲人学习、看齐,让自己的孩子拼命学,学好了出国,然后留在外国挣大钱。如果培养出了这样的学生,老师、学校都感到“成功”:学生、家长就感到自豪、光荣:听讲的其他学生家长就感到羡慕、佩服,表示要向主讲人学习。
无独有偶。这次家长会不久,我又从报纸上读到这样的新闻:XX学校的学霸考上了美国哈佛大学,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的终身教授。由于他“成功了”,母校就请他“给学弟学妹们分享成长经验”,“讲述他的感悟”。学弟学妹们羡慕,以前的老师自豪,母校也倍感骄傲,连媒体也一个劲地宣传渲染,说这样“开挂的人生”,真是让人“仰望赞叹不已”!
余知也浅,余识也短,余闻也陋,余不知世界上有多少国家的学校、老师、家长、媒体是这样教育鼓励自己的青少年的:好好读书——出国留学——留在国外,这就是成功的人生(即媒体所言之“开挂的人生”)。谁家孩子完成了这三部曲,就“有出息了”,于是,家长光荣、老师自豪,母校也以此做宣传典型而自炫,相关媒体也不惜版面热烈捧场。大家都这样乐不可支,就是没有多少人冷静下来从另外一个角度想一想:这难道就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吗?
否!绝对不是,也绝对不能!今年九月十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学校要教育学生”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这才是我们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我们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习近平同志的话讲得何等好啊!试想:,一个国家的教育者(教师、家长、媒体)不教育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国家服务,而是鼓励他们成为他国的杰出人才,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啊!但是,这么荒唐的事,很长一个时期以来,在我们的少数学校、教师、家长、媒体那里,是大行其道的,是理所当然的。少数人不是引导中小学生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教育学生为国效劳,不指导青少年成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光大者,而是赞扬、鼓励,千方百计让自己家的孩子成为“美国大学的终身教授”、成为“美国公司总裁的私人助理”,这岂不是自挖中华民族的墙脚,自损民族的精华?
为此,我强烈呼吁: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组织、督促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来一次教育目的大反思、大讨论、大检讨,媒体也要反思,引导广大家长、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好学上进,勤奋工作,奉献祖国、奉献社会、奉献人民。960万平方公里的沃土,五千年的文化滋养,十几亿人的气场,需要“祖国的花朵“尽情绽放芬芳,也完全有每个中华儿女成才和成就梦想的空间。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对各类人才充分涌现的渴望!“位卑未敢忘忧国”。只有每个中国人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自己的国家,中华这个“父母之邦”才能象一轮红日那样辉映世界的东方。